Burgenland
🔥奧地利招牌名莊Kracher
James Suckling:「非常複雜的熱帶水果、香草、蜜餞和太妃蘋果香氣。濃郁的酒香和酒體,同時也帶有此類葡萄酒少有的活力。您需要一些時間來沉浸在香氣和質地的複雜性中,但這絕對值得您付出努力。餘韻悠長、如絲般優雅。」
Wine Advocate:「開瓶即散發著濃郁而鹹香的蜜餞鳳梨和檸檬氣息,以及黑糖和細緻的桶味。口感圓潤大方,是一款酒體飽滿、優雅細緻和帶有鹹感的TBA,果香濃郁,單寧細膩,餘韻相當長並夾雜焦糖和鹹味,緊實而強烈。」
拜當地氣候之賜,酒莊從成立以來年年產TBA ,1991年開始酒莊以號碼表示產品濃郁程度,號碼越高越甜越濃郁,一般來說12號是極限但偶爾會有例外的13號。而Welschriesling跟Riesling一點關係也沒有,他是個神祕品種基本上沒人說准由來,同時在中東歐有很多不同名字,共通特色是做成白酒很普通但是做成甜酒好厲害。
【技術資料】
65 % Welschriesling
35 % Chardonnay
殘糖:210.7 g/l
酸度:8.0 g/
---
【專家分數】
Yves Beck (Beckustator): 98
Colin Hay (The Drinks Business): 98
Wine Advocate: 97
Falstaff: 96
James Suckling: 95
---
【酒莊介紹】
Alois Kracher的努力在1993年這場"甜酒版巴黎品酒會" 上得到回報。他自費購買一批Ch Yquem,並且廣邀媒體與自家產品盲飲後打分。
「我沒啥好失去的,奧地利酒已經在谷底」Alois如此回憶,他說的谷底正是1985年的添加醜聞,當時一批來自奧地利(與德國)的廉價甜酒,被美國海關驗出添加了汽車在用的水箱防凍劑,藉此獲得滑潤微甜的口感。
此事經CNN報導後,奧地利葡萄酒的國際市場就此歸零。剩下的故事你已經知道:盲飲上大獲全勝的Kracher瞬間備受注目,但銷量並未馬上衝高,老天爺惡作劇的隨後兩年發出毀滅性氣候牌,讓消費者直到1995年份才親見廬山真面目。